网站首页 > 威尼斯网页版官网入口 > 正文
- 威尼斯网页版官网入口
- 威尼斯网页版官网入口
亲手摸摸“嫦娥”奔月的月面国旗原材料,是那般纤细柔软;比一层楼还高的世界最长莲藕,那气场令你惊叹;北斗“心脏”时间精度达三十亿分之一秒,为国际最高水平。
“以科技赋能生活,创新点亮未来”为主题,集结武汉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,展示湖北科技力量,今日(4月30日)下午2025年湖北省科普亮宝会在武汉植物园启幕。
月面国旗纤维细度仅发丝的1/3
火山岩石“抽丝织布”,成就嫦娥六号月面国旗
跟随“嫦娥奔月”的月面国旗,你可知它的原料来自玄武岩。在武汉纺织大学展台前,有一卷玄武岩纤维供大家围观、触摸。
“这玄武岩纤维,好纤细柔软啊!”游客陈女士触摸了一下,比头发丝还细软,三四根在一起才抵得上一根发丝的细度。
该校材料专业硕士闻孜儿介绍,这纤维很细,只有头发的1/3,而且耐腐蚀、耐高温、绝缘又阻燃,耐温性达1000℃以上。
“玄武岩纤维是一种以天然玄武岩为原料的高性能无机纤维,通过高温熔融岩石后拉丝制成,这是火山的馈赠。”该校材料专业博士张丹青细说道,其成分以二氧化硅、氧化铝为主,所以它兼具岩石的稳定性与纤维的柔韧性。
桌上一块柠檬绿的面料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。“这就是咱们穿的速干衣的原料,是一种能速干透气的单向导湿面料。”张丹青用滴管演示了一下,当水滴滴落在一面上,水滴很快被吸收,而滴到反面,水滴就会滚落。
藕纤维能制成可降解的骨支架
目前,世界上最长的藕
好家伙!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的最长莲藕来了,3.473米!“哇!好长啊!”游客赵先生近距离观察了一下,一共10节,体型匀称,难怪能这么长的。
据介绍,今年3月19日,蔡甸一家单位成功培育出了最长莲藕,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。
现场展台里,武汉轻工大学搬来了3D打印机,现场用莲藕粉打印“哪吒”等元素。
藕除了吃,还能当支架。
武汉轻工大学科研团队向游客们展示了一个白色有孔的小方片:这就是借助3D打印技术,首次将莲藕纤维转化成骨支架,该支架的孔隙大小、密度均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,植入人体后可有效促进骨细胞增殖,加快损伤骨组织的自我修复,“这骨支架不用再开刀取出,随着骨组织的重建,会逐渐降解并被人体吸收。”
北斗“心脏”时间精度达三十亿分之一秒
导航现在是大家外出不可或缺的向导。星载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,其计时精度是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决定性因素。
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院研制的“星载铷原子钟”时间精度达三十亿分之一秒,为国际最高水平,鄂产“北斗心脏”精准支撑中国北斗卫星导航。
在中国建筑科技馆展区,开启古今建造技术的时空对话:千年应县木塔模型再现榫卯抗震奇迹,现代“空中造楼机”以智能集成平台实现3天建一层楼的高效神话。展区还特设青少年互动区,小学生可亲手组装“科创卡丁车”。
武汉大学展示的机器狗自由、灵巧,能够实现行走、跑跳、抓取等复杂动作
在人工智能展区,机器人军团“各显神通”。武汉大学展示人形机器人、机器狗以及麒麟机器人。其中,人形机器人拥有36个自由度,包括7个自由度的灵巧手,能够实现行走、跑跳、抓取等复杂动作,引来游客们的围观。
麒麟机器人则是一款空地协同作业机器人,搭载360度激光雷达和无人机场,可实现地面与空中的协同作业。
华中农业大学展区,院士专家领衔的育种成果掀起“餐桌革命”,黑米、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、宗橙红橙、倍味美番茄、五彩土豆、板蓝根油菜,彰显了湖北农业科技“从实验室到餐桌”的创新实力。
华中农业大学展示“从实验室到餐桌”的创新实力
此次科普亮宝会活动持续至5月5日。6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,上百项科普展品,全景式呈现湖北在人工智能、精密测量、现代农业、新型材料、智能交通、生物制造等领域的“硬核答卷”。五一期间,大家可来武汉植物园沉浸式体验科技与生活的深度交融,零距离感受科技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素材来源:极目新闻 记者:陈希 摄影记者:李辉 通讯员:陈长丽 高笛